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(qū) 小記者 教育 醫(yī)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(shù)字報刊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新聞中心 > 河北

沿著總書記的足跡 | 阜平蝶變:美麗駱駝灣 幸福顧家臺

2022-05-24 15:49:48  來源: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

  

  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知之深、愛之切,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后9次視察河北,多次發(fā)表重要講話,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,為河北的發(fā)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。

  本臺今起推出大型主題系列報道"沿著總書記的足跡",生動展現(xiàn)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和歷史擔當,展示河北干部群眾牢記囑托、感恩奮進的生動實踐,全面反映燕趙兒女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闊步前進,建設經濟強省、美麗河北的進展成效和昂揚風貌,用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。

  首篇報道讓我們走進保定市阜平縣的駱駝灣村和顧家臺村。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,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第二次外出視察,就來到這里,向全黨全國發(fā)出了脫貧攻堅的動員令。十年間,阜平縣牢記總書記囑托,打贏脫貧攻堅戰(zhàn),闊步走在鄉(xiāng)村振興路上。

  冀時客戶端報道 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,翻閱照片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10年前,這樣一個瞬間彌足珍貴。這張照片拍攝于保定阜平的駱駝灣村,2012年12月30日,總書記掀開門簾,走進了困難群眾唐榮斌的家。

  保定市阜平縣駱駝灣村民 顧寶青:

  沒想到習主席能來到咱家。沒,沒想到。你看看,真正習主席坐到咱炕頭上了,他還惦記咱們,問學生們上學方便不方便?看病方便不方便?生活過得怎么樣?就是挺關心嘞,說話又溫柔又親切。

  當時的駱駝灣是個特困村,608口人中有428人是貧困人口。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900多元。習近平總書記逐一走進困難群眾唐榮斌家、唐宗秀家看望。

  唐宗秀家門外的小路用石頭鋪砌而成,走在上面深一腳淺一腳。她特意攙扶著送總書記走出門外,相機定格下了這一瞬間。

  保定市阜平縣駱駝灣村民 唐宗秀:

  到這個段有兩個臺階,我說你慢點,就這一截(段)。他還說你也慢點的。(把總書記)送出街了,誰也高興,你也握握手,我也握握手,高興,還在笑著跟大家握手哩。

  冬月的太行深山,白雪皚皚,天寒地凍,但顧家臺村的村委會卻暖意融融、溫暖如春。在村委會,習近平同村干部、群眾、駐村干部促膝相坐,共商加快脫貧致富之策。他鼓勵尚處于貧困中的鄉(xiāng)親們,"堅定信心""找對路子";并向全黨全國發(fā)出了脫貧攻堅的動員令。

  那一天,村支書顧叔軍、村民代表顧廷科分坐在總書記的兩側,回想起總書記和大家親切交談的場景,他們仍歷歷在目。

  保定市阜平縣顧家臺村原黨支部書記 顧叔軍:

  當年總書記來的情況下,我就在這兒,在這個座位上坐著。總書記在右邊,在這兒坐著。總書記因地制宜這方面一說,(我們)思路就有些放開了,一口人靠著這點地,打點糧食,經濟上也脫不了貧,就想辦法(循著)總書記的話,從他這個思路,我們再想辦法。

  保定市阜平縣顧家臺村老黨員 顧廷科:

  (總書記)走的時候還說讓我們群策群力,盡快讓鄉(xiāng)親們、老鄉(xiāng)們過上好日子。

  牢記總書記"盡快讓鄉(xiāng)親們過上好日子"的殷切囑托,駱駝灣村、顧家臺村因地制宜地培育起高山林果、食用菌等特色產業(yè),組建起阜平縣顧家臺駱駝灣旅游公司,搞起了鄉(xiāng)村旅游。昔日的窮山村房子新了、道路寬了、基礎設施也改善了。2017年底,兩個村子實現(xiàn)整村脫貧出列。2021年,駱駝灣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950元增長到17480元;顧家臺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980元增長到19153元。山村蝶變,幸福滿滿。

  保定市阜平縣顧家臺村黨支部書記 顧錦成:

  鄉(xiāng)村振興的道路上,我們又大力地發(fā)展了中藥材牡丹種植,在今年我們一共栽了230畝的牡丹,帶動了就業(yè)4500人次。預計到2025年,咱們的人均收入可以達到35000元。

  伴隨著產業(yè)翻新篇,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到家鄉(xiāng),成為鄉(xiāng)村振興的生力軍。2020年,90后青年顧騰飛回到顧家臺,他和村里的小伙伴共同創(chuàng)業(yè),通過網絡直播帶貨,銷售香菇、箱包等農副產品。在為家鄉(xiāng)帶貨的主播臺上,他們找到了創(chuàng)業(yè)的機會和出彩的人生。

  保定市阜平縣顧家臺村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青年 顧騰飛:

  我們銷量最多一天的時候能賣到7000多8000塊錢,現(xiàn)在真是看到希望了,我們就好像站在希望的田野上一樣。

  從貧困山鄉(xiāng)到美麗鄉(xiāng)村,寫在人們臉上的是好日子帶來的幸福與滿足。在駱駝灣,一輩子和莊稼地打交道的,75歲的唐宗秀在村里的民宿成了"上班族"。

  保定市阜平縣駱駝灣村民 唐宗秀:

  一天70元,一個月掙2100,沒有習主席咱沒有這會兒的生活。

  即將大學畢業(yè)的唐孝紅回到了駱駝灣,跟奶奶顧寶青暢談起未來的打算。

  保定市阜平縣駱駝灣村民 唐孝紅:

  想考咱們阜平縣的那個特崗教師,在自己的家鄉(xiāng)教山區(qū)里的孩子,更有成就感。

  當年座談會上緊挨著總書記的顧廷科,不僅住上了新房子,還開起了農家樂。

  保定市阜平縣顧家臺村民 顧廷科:

  這個家里都有燒空氣源地暖,冬天挺暖和,有下水道。去年才弄的這個農家樂還能掙七八千。

  在顧家臺村青云門市部,曾和總書記交談過的老板娘說,鄉(xiāng)親們的好日子,都擺在了琳瑯滿目的商品里。

  

  保定市阜平縣顧家臺村民 張青云:

  那會兒就是最多才五毛錢的方便面,這會兒最起碼三塊錢、五塊錢、十塊錢方便面咱們都有,東西越來越豐富。

 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谷琳:

  走過十年,每一個家庭和個人都留下了屬于自己的奮斗故事。這些故事交織在一起有一個共同的主題,那就是:只要有信心,黃土變成金。這十年,這句話被印在駱駝灣村和顧家臺村的墻壁上,被每一位燕趙大地上的干部群眾牢記在心里,更被一點一滴的落實于脫貧攻堅和鄉(xiāng)村振興的實踐里。

  【專題】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

編輯:張寒冰
河山新聞
移動客戶端
張家口日報官方
微信“張小全兒”
張家口新聞網
官方微博
抖音掃碼
關注@張家口NEWS
【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】

1.本網(張家口新聞網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張家口新聞網”、“張家口日報”、“張家口晚報”的,根據(jù)協(xié)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,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
2.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。聯(lián)系電話:0313-205198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