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(qū) 小記者 教育 醫(yī)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新聞中心 > 即時新聞

青春華章·恰同學少年丨張國祚:三張“名片”,“湘”當有料!

2025-04-08 11:32:16  來源:

image.png

4月2日,“青春華章?恰同學少年”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式暨“一堂思政課”活動在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正式啟動。作為中央網信辦2025年網上重大主題宣傳和重大議題設置項目,“青春華章?恰同學少年”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以“線上線下融合、理論實踐結合”的創(chuàng)新模式,為新時代網絡思政教育開辟了多維路徑。

  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、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主任張國祚在現(xiàn)場進行了精彩的發(fā)言,以下是發(fā)言全文。

  這次活動的主題非常好:“青春華章·恰同學少年”。我想,為了不負青春、無愧少年,必須熱愛文化、涵養(yǎng)文化、增強文化自信。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說:“悠久的歷史文化、厚重的革命文化、活躍的現(xiàn)代文化,是湖南增強文化軟實力的豐富資源和深厚基礎”。有這樣的資源,有這樣的基礎,湖南青少年豈能不增強文化自信!可以說,“悠久的歷史文化”“厚重的革命文化”“活躍的現(xiàn)代文化”就是湖南值得自豪的三張文化名片。因為歷史文化能激越民族的自豪,革命文化能激蕩精神的力量,現(xiàn)代文化能激發(fā)創(chuàng)新的活力。

  第一張名片·悠久的歷史文化

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要特別重視挖掘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”。湖南有中華人文始祖炎帝和舜帝的陵墓,歷史何其悠久!有29所古代書院,全國最多。中國古代有四大著名書院,湖南占了“半壁江山”,就是石鼓書院和岳麓書院。眾所周知,開啟一代文風的“朱張會講”就發(fā)生在岳麓書院。明末清初以來,從岳麓書院走出一大批歷史名人,包括王夫之、曾國藩、左宗棠、郭嵩燾、蔡鍔等。而石鼓書院比岳麓書院還要早166年,且韓愈、周敦頤、朱熹、張栻、徐霞客等歷史名人都和石鼓書院有故事。

  可見,湖南的歷史文化何其悠久,何其富有魅力!

  第二張名片·厚重的革命文化

  習近平總書記說:“紅色資源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。”湖南是紅色資源大省。有毛澤東、劉少奇、任弼時、彭德懷、賀龍、羅榮桓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居和紀念館;有秋收起義、平江起義、湘南暴動的指揮部, 有桑植起義、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遺址,還有“半條被子”故事發(fā)祥地......這些紅色資源場館和遺址,越來越成為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打卡地。其中韶山毛澤東紀念館接待實踐教學的學生已達30多萬。當利用千卡智算平臺修復的《東方紅》影片播出時,老中青三代觀眾無不熱淚盈眶。

  可見,革命文化具有何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!

  第三張名片·活躍的現(xiàn)代文化

  習近平總書記贊揚湖南擁有“現(xiàn)代文化”。湖南人再接再厲,僅長沙市就多了四大創(chuàng)新亮點:一是用3D技術“喚醒”了辛追夫人——她正提著燈籠,帶領參觀者走進兩千年前的漢代集市,講解漆器上的每一道紋路,這個項目一舉榮獲聯(lián)合國的文化遺產創(chuàng)新大獎!二是戴上AR眼鏡,就能看到1919年的毛澤東為創(chuàng)辦《湘江評論》撰寫文章,連紙上的墨跡都清晰可見!三是芒果TV《聲生不息》讓中國民歌火遍全球,播放量超過60億次!四是馬欄山的數字煙花技術,已被15個國家爭先引進。

  可見,湖南現(xiàn)代文化的創(chuàng)意產品,真是驚艷世界!

  從上面的三張名片看湖南文化,真是"湘"當有料!需要指出的是,在這三張名片的背后,總是有湖南青少年光彩照人、大有作為的身影,我相信湖南青少年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教導:“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”,為中國精神、中國形象、中國力量,書寫出更加壯麗的湖南文化新篇章!


編輯:孫建勝
河山新聞
移動客戶端
張家口日報官方
微信“張小全兒”
張家口新聞網
官方微博
抖音掃碼
關注@張家口NEWS
【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】

1.本網(張家口新聞網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張家口新聞網”、“張家口日報”、“張家口晚報”的,根據協(xié)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,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
2.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。聯(lián)系電話:0313-205198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