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(qū) 小記者 教育 醫(yī)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(shù)字報刊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新聞中心 > 即時新聞

吃好、喝好、玩好 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為何圈粉無數(shù)旅客?

2025-04-12 17:13:08  來源:央視新聞客戶端

image.png

2023年4月13日,首列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正式開行。在中老鐵路國際列車開行滿兩周年之際,從昆明南發(fā)往老撾萬象的D87次國際旅客列車滿載300多名旅客,開啟了一次特別的體驗之旅。列車早上8時8分從昆明南站發(fā)車,經過4個多小時運行后,現(xiàn)在已經抵達磨憨站。這趟列車有什么不同,列車上的旅客有哪些不一樣的體驗?

總臺記者 劉文杰:我現(xiàn)在就是在磨憨站的旅客出境通道,D87次國際旅客列車是在今天中午12時31分到達磨憨站的。我們在現(xiàn)場看到,300多名旅客目前已經辦完出境手續(xù),陸續(xù)從身后的通道去乘車。

車站為跨境旅客“潑水”送祝福

總臺記者 劉文杰:恰逢傣族潑水節(jié),磨憨站不僅將車站通道用鮮花進行了裝點,還專門組織人員身著盛裝,手持水瓢,以最傳統(tǒng)、最熱情的方式,向過往旅客潑灑出象征吉祥如意的“圣潔之水”,把祝福帶給每一位出行的旅客。

總臺記者 劉文杰:這趟列車是今天早晨8時8分從昆明南站發(fā)車,經過玉溪、普洱、西雙版納等地后到達磨憨站,在這里出境乘客要全部下車辦理手續(xù)。再過一會,也就是13時23分發(fā)車,于17時44分到達老撾萬象站。今天,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上,工作人員特意用紫羅蘭、玫瑰花等花卉,結合民族文化元素,把列車裝點成流動的花海,讓旅客在旅途中就能領略到云南獨特的花韻。同時,列車上還舉辦了“鋼鐵絲路好風光”主題聯(lián)歡活動。來自老撾、泰國、越南等國的游客,和國內各地的旅客歡聚一堂,載歌載舞,老撾、越南、泰國的留學生用中文深情朗誦,身著民族服飾的列車員與旅客跳起了民族舞蹈,歡聲笑語,歌舞連連。

特色美食為旅客打造味蕾上的跨國之旅

總臺記者 劉文杰:除了享受獨特的民俗文化盛宴,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從開行以來,還以特色美食吸引了不少旅客的目光,從盒飯到熱飲冷飲,都各有特點。列車上的餐食,有傣族特色盒飯,有菠蘿飯,也有專門為孩子們提供的童趣餐食。這個是融合云南和老撾風味的咖啡,這些咖啡原料都是云南本地的,口味也有很多種選擇。

中老國際列車受銀發(fā)旅客追捧

總臺記者 劉文杰:讓大家吃好喝好,只是鐵路部門特色、細致服務,全方位保障旅客出行的細小環(huán)節(jié)。隨著“銀發(fā)經濟”和“跨境旅行”的興起,越來越多的老年旅客、青年游客選擇乘坐中老鐵路開啟跨境旅行。鐵路部門精心設計了“絲路漫游”二維碼,乘務員在核驗旅客證件時主動引導掃碼,讓旅客輕松獲取老撾出入境通關流程、中老鐵路境內外景點簡介、老撾當?shù)仫L俗禁忌等十多項實用信息。同時,沿途各車站還積極推廣應急改簽、英語翻譯、重點旅客接送等特色服務,不斷改善旅客出行體驗。

總臺記者 劉文杰:兩年前,我們在磨憨站見證了第一趟跨境列車的開行,今天,我們再次來到這里,和大家共同見證這條鐵路的繁榮發(fā)展。中老鐵路采用的都是中國標準,所以從建設運行開始,我國鐵路部門就先后派出900多名管理和技術人員前往老撾,對老撾籍員工進行資格培訓,培養(yǎng)出82名老撾火車副司機、13名列車長和143名班組長。這些人員,成為老撾第一代鐵路技術人才。同時,中老鐵路平穩(wěn)運行的背后,每天還有3000多名運營維護人員,在沿線各個點位進行線路、設備、大橋等維護檢修,保障鐵路基礎設施安全,為大家的出行保駕護航。

西雙版納至瑯勃拉邦將新增跨境旅客列車

總臺記者 劉文杰:從4月13日開始,中老鐵路西雙版納至老撾瑯勃拉邦間國際旅客列車,將進一步擴大開行范圍,運行區(qū)段由西雙版納站延長至普洱站,并增加??坷蠐爰{堆站,全程經停車站增至8個。這次擴大開行范圍后,普洱至瑯勃拉邦D85次國際旅客列車,除每周三外,每天7時22分從普洱站發(fā)車,于當日13時20分抵達瑯勃拉邦后折返,當天20時13分,就可以到達普洱站。


編輯:吳明富
河山新聞
移動客戶端
張家口日報官方
微信“張小全兒”
張家口新聞網
官方微博
抖音掃碼
關注@張家口NEWS
【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】

1.本網(張家口新聞網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張家口新聞網”、“張家口日報”、“張家口晚報”的,根據(jù)協(xié)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,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
2.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。聯(lián)系電話:0313-205198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