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(qū) 小記者 教育 醫(yī)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新聞中心 > 張垣人物

徐亞華:巾幗育桃李 芳華映教心

2025-03-27 09:35:28  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

  徐亞華29載堅守鄉(xiāng)村教育,從鄉(xiāng)村教師到教育管理者、從基層校長邁向黨務工作者。

  擔任黨支部副書記后,黨建引領學校發(fā)展,創(chuàng)新構建“三心工程”黨建體系:強化師德師風建設,積極推行黨員教師“1+N”精準幫扶機制,讓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教育一線充分彰顯;嚴格規(guī)范組織生活,精心打造“師德講堂”等一系列特色黨建品牌;持續(xù)深化家校社協同育人,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,常態(tài)化開展教育幫扶活動,凝聚教育合力。

  創(chuàng)建“三維聯動”管理模式:領導班子率先垂范,嚴格執(zhí)行“一線工作法”,每日全方位帶班巡查24個關鍵時段,確保校園管理無死角;教師團隊實施“星級評價”機制,將教學質量與師德考核深度捆綁,激發(fā)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與創(chuàng)造性;學生管理推行精細化策略,為每個孩子建立“成長檔案”,精準追蹤其身心發(fā)展軌跡,助力學生健康成長。

  2019年冬季,連續(xù)三周的暴雪致使外縣教師無法到崗,本縣教師也因道路濕滑難以值晚班,關鍵時刻,她帶領中層干部勇挑重擔,化身“全能值班員”,一人負責6個班級的晚自習。次日清晨,她又第一個出現在操場,陪伴學生開啟新的一天。近年來,學校各項工作成績斐然,她個人也憑借突出表現,榮獲張家口市師德標兵、張家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工作者、涿鹿縣優(yōu)秀鄉(xiāng)村教師等多項榮譽。

  徐亞華堅信,“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深度共鳴”。面對特殊學生小王,她制定個性化的融合教育方案,為小王建立成長檔案,并設計循序漸進的社交訓練計劃,每周積極參與班級活動,給予小王無微不至的關懷與引導。經過半年的悉心培育,曾經性格孤僻的小王最后變得陽光自信。

  在她的積極倡導下,學校建立“愛心驛站”,匯聚愛心力量,北京佳訊飛鴻等企業(yè)持續(xù)6年資助寒門學子,讓愛的接力棒在校園中不斷傳遞。

  要讓農村孩子也能暢享優(yōu)質教育”,這是徐亞華內心深處的堅定信念,為此,她帶領團隊精心打造出獨具特色的體藝教育體系。2015年,她積極推動“陽光體育”工程,創(chuàng)新推出“足球+育人”模式,大力開展校園足球活動,實現全校學生人手一顆足球,每天大課間,激情四溢的“千人足球操”成為校園一道亮麗風景線,同時還自主研發(fā)《快樂足球》校本課程,組建起全縣首支農村女子足球隊,成功培養(yǎng)出朱佳鑫等省隊隊員。

  29年的教育征程,徐亞華從一名優(yōu)秀的教學能手逐步成長為卓越的管理者和黨務先鋒。正如她工作筆記中所寫的誓言:“我愿做教育戰(zhàn)線的一粒火種,用畢生心血點亮鄉(xiāng)村孩子的夢想之光?!庇浾咛K麗霞 通訊員唐金卉

編輯:李雅雯
河山新聞
移動客戶端
張家口日報官方
微信“張小全兒”
張家口新聞網
官方微博
抖音掃碼
關注@張家口NEWS
【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】

1.本網(張家口新聞網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張家口新聞網”、“張家口日報”、“張家口晚報”的,根據協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,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
2.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。聯系電話:0313-205198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