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(qū) 小記者 教育 醫(yī)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新聞中心 > 河山時評

【文化時評】月是故鄉(xiāng)明

2023-09-21 09:02:45  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

  月到中秋分外明。中秋節(jié)將至,無論南國北疆,還是平原海上,團圓的暖意是那一張張風塵仆仆的車船票,思家的心情是那一盒盒千里迢迢的月餅。月圓花好,良辰美景,在免費的高速公路上,在擁擠的臨客列車上,在大紅的喜慶燈籠里,在熟稔的鄉(xiāng)土鄉(xiāng)音間……從繁華的城市到靜默的鄉(xiāng)村,已經趕回家的,或者正在路上的,又或者只能“千里共嬋娟”的,都是同一份心情。

  天懸銀盤,月灑清輝。每逢中秋佳節(jié),團圓與相思總能觸碰你我心尖?!敖褚乖旅魅吮M望,不知秋思落誰家?!痹谥袊说木裥强罩校冀K高懸著一輪亙古不變的中秋圓月,并化為一種厚重的精神寄托。近年來,中秋的節(jié)日味道漸濃。人們發(fā)現,傳統節(jié)日與現代生活有機結合,不僅給漂泊的人們提供了團聚的契機和理由,更映照著大家對佳節(jié)所深蘊的文化價值的認同。

  中華傳統文化綿延數千載,家國情懷始終是鮮明的底色。“家國天下”,家齊,國才能治。古時游子離家,因為書信不便,唯有寓情于月,無論圓缺都成為相思的理由。斗轉星移,時代巨變,家,仍然是月下的人們最深的牽掛,也是國家和社會最堅實的基石。相互陪伴、相互扶助、相互支撐,家就是最溫暖的港灣。

  中秋之所以未曾隨著時間的沖刷而掩埋于歷史,在于它以家庭為主體、以國家為載體,以和諧為基調,以共享為福祉,創(chuàng)設了一種合家團圓、舉國同慶、民為邦本、國運昌盛的多元而人本的家國理念。中秋節(jié)的前世今生,有國家意志對民間風俗的認同與參與,從初于周、興于唐、定于宋,到盛于明清,一路以文明傳播為內驅力,以文化構建為外推力,將個人情懷與家國意識完美契合,演繹出生動豐富、自由婉轉的家國理念。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,自2008年開始,中秋節(jié)成為中國人的法定節(jié)假日。

  中華優(yōu)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,傳統節(jié)日文化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。節(jié)日,特別能體現一個民族的文化特性。中秋等傳統節(jié)日,堪稱民族文化記憶“活的靈魂”,可以說是傳統文化的積淀和傳承,是民族性格、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,更是文化中國的代表性“表情”。立足這樣的時間節(jié)點,金樽對月、撫今追昔、共享盛景,給人的記憶最深刻、最鮮活,最能促人在思考中品味傳統節(jié)日的價值意義,并使之成為民族共同的精神記憶和文化基因。正是這樣的記憶與基因,悄然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,影響著一代代人樸素的道德認知與精神追求。

  中國人愛月,詠之賞之,思之嘆之。詩人們對月感傷了千年,也歡喜了千年,這份悲和喜,其實是借著月亮相思?!芭e頭望明月”“千里共嬋娟”“月是故鄉(xiāng)明”,紛紛都是想家;陰晴圓缺、人生起伏、時光流轉,映照的都是悲歡與離合。一家人圍坐一堂,父母給孩子念誦幾句與月亮有關的詩詞,爺爺奶奶講講吳剛嫦娥的故事,一起吃月餅賞月……這樣的幸福,古今皆然。

  在熙來攘往的生活中,中秋節(jié)依然是我們的“感情中樞”,一方面連接著柔韌的家園,一方面連接著嬗變的時代。倦鳥歸巢,親情回家,一切有關愛與思念的情愫,今夜變得那么純粹而皎潔?! 。ㄓ浾?郝瑩玉)

編輯:蘇穎
河山新聞
移動客戶端
張家口日報官方
微信“張小全兒”
張家口新聞網
官方微博
抖音掃碼
關注@張家口NEWS
【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】

1.本網(張家口新聞網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張家口新聞網”、“張家口日報”、“張家口晚報”的,根據協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,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
2.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。聯系電話:0313-205198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