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蔚縣舉辦《明清以來蔚縣莊堡寺廟調查與研究》新書發(fā)布會。
據悉,《明清以來蔚縣莊堡寺廟調查與研究》是對蔚縣歷史文化遺產研究的一次系統(tǒng)整理和深入挖掘。新書的三位作者來自不同的工作崗位,卻因為對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熱愛和強烈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與社會責任感,在沒有任何專項經費的情況下,自發(fā)、自愿在12年不間斷的時間里,幾乎每月驅車往返北京—蔚縣,走遍蔚縣22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、796座村莊,考察了425座莊堡、822座寺廟、295處壁畫,形成全書共336.6萬字,760多張城堡平面線圖、碑刻拓片,1200余張的調查資料,涉及每個村莊的建筑、歷史、民俗、變遷、發(fā)展等,描繪出一部蔚縣古村堡“全景圖”。他們用文字和圖片記錄下了這些莊堡寺廟的歷史變遷和文化內涵,為蔚縣文化傳承與保護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,讓更多人關注和了解蔚縣文化,領略蔚縣的千年古韻。
蔚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、全國文化先進縣、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。明清以來,蔚縣莊堡寺廟眾多,堡墻堡門、院落街巷、廟宇戲樓,這些凝聚著先人智慧創(chuàng)造、審美追求和生活向往的文物遺存,不僅成為當地民眾的精神寄托和文化殿堂,也是地方社會結構、經濟活動和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,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地域特色。
近年來,蔚縣針對古村堡的保護利用出臺并推行了一系列有效舉措,成立了“蔚縣古村堡保護領導小組”,編制了《蔚縣古村堡保護名錄》和相關法規(guī)制度來規(guī)范古村堡保護利用工作。2017年中國文化遺產日之際,省文物局、市政府、蔚縣政府共同發(fā)起了“蔚縣古堡拯救行動”。截至目前,實施蔚縣古堡保護修繕項目38個,投入保護資金3800多萬元,著力于古堡整體保護與后續(xù)利用。同時,積極推動多學科古村堡研究走向深入,不斷推動蔚縣文物遺產保護利用工作高質量發(fā)展。
(河山新聞記者 郭函沖 通訊員 藺媛媛)
1.本網(張家口新聞網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張家口新聞網”、“張家口日報”、“張家口晚報”的,根據協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,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2.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。聯系電話:0313-2051987。